重案第三彈:臺灣間諜打著“我支持統一”旗號刺探情報

《環球時報》報導:《環球時報》記者獲悉,國家安全機關日前破獲蔡金樹、施正屏臺灣間諜案,此二人以打著兩岸學術交流的旗號,分別先後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多名大陸涉台工作部門人員、智庫專家、媒體記者,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檔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工具。

蔡金樹被判有期徒刑4年 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大陸人員50多人

2018年7月,國家安全機關破獲蔡金樹臺灣間諜案。1959年出生的蔡金樹此前為“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會長、“鷹傳媒”文創有限公司董事長。由於早年間在大陸求學,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從事兩岸交流活動,在大陸人脈豐富。2013年,復興廣播電臺一個名叫郭佳瑛的人聯繫蔡金樹,自稱是他學妹,據蔡金樹供述,郭佳瑛對他很好,“偶爾約我喝咖啡,有時候會送我一些保健品,她只要發現我在大陸有比較重要的會議,就會打電話問我,碰到哪些人?或者是有哪些訊息?大陸有什麼政策?”

據國家安全機關介紹,郭佳瑛是臺灣軍情局制內間諜,幾年前就在一次兩岸學術交流會上物色上了蔡金樹。當得知蔡金樹的“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因缺錢難以運轉時,她主動為協會找好場地,並付了36萬元新臺幣的租金。她多次建議蔡金樹,這個協會只做兩岸交流,還要來一個“辦公室主任”的頭銜,以便於跟大陸客人接觸。

郭佳瑛資料圖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兩岸交流趨冷,到臺灣參訪的大陸學者更是寥寥無幾,郭佳瑛便跟蔡金樹商量成立一家名為“鷹傳媒”的電子媒體,以“深藍偏紅”的“親大陸”面目向大陸學者、記者約稿,借此搜集情報。漸漸的,蔡金樹喪失了平臺的主導權,福建廈門市國家安全局幹警表示,郭佳瑛不斷給蔡金樹灌輸一個思想:“整個過程中只是把你聽到、見到和拿到的東西交給我,這些東西都是公開的,沒有涉密的東西,沒有紅頭文件,相關部門是不會追查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記者獲悉,每次與大陸人士接觸,蔡金樹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私下套取大陸內部資訊。據他供述,郭佳瑛不斷給他佈置任務:“她重視未來,希望我去接觸兩岸決策方面的高級領導,或是高級領導的人事異動。”蔡金樹在與大陸人士接觸時,會刻意強調自己支持兩岸統一,讓對方消除戒心,積極參與平臺的活動並投稿。“如果對方願意,我就把郭佳瑛的微信交給他,由郭佳瑛去跟他約稿。”

這些投稿去了哪裡呢?據國家安全機關偵查,這些稿件通過各種形式發到郭佳瑛手中後,她會第一時間去整理匯總,並呈報給臺灣軍情局,等軍情局“消化”後,才會掛到鷹傳媒網站上。幾年間,蔡金樹先後向郭佳瑛介報大陸涉台工作部門人員、重要智庫專家、知名媒體記者等50多人,先後收取間諜情報機關發放的經費500多萬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上百萬元)。

《環球時報》記者獲悉,2020年7月,蔡金樹因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對此,他悔恨不已:“我在大陸二十幾年了,一來就追隨前輩從事兩岸交流,但卻被台軍情局利用,作出危害大陸國家安全的行為,這是我始料未及,也是很後悔的地方。”

施正屏:借學者身份靠近大陸智庫刺探情報

與蔡金樹類似,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施正屏於2018年8月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實施審查。1960年出生的施正屏早年在美國留學,曾在臺北駐美國文化代表處任職,2005年,在老師的推薦下,他擔任台“國安局”掩護機構歐亞基金會“兩岸農業政策研究小組”組長,並跟台“國安局”制內間諜周勝裕(化名周德益)建立聯繫。

周勝裕要求施正屏到大陸要向他報備,幫他收集一些情報,並只能向他一個人報告。由於自己的父親曾被臺灣情報部門迫害過,施正屏一直心懷恐懼。2010年,施正屏贊參加大陸某科技研究院學術活動時,曾在酒店將使用中的檔案資料全數拍攝交給台情報部門。從此,每次施正屏在大陸拿到周勝裕認為重要的資料,周勝裕都會迫不及待約見面,“大概兩到三天之內一定會見,一般通過優盤把東西給他。”施正屏說。

《環球時報》記者獲悉,施正屏先後30多次入境參加我國有關單位舉辦的兩岸研討會議,並對活動資料、人員名單進行拍攝,對與會人員重要發言進行記錄,並借參會之機結識大陸人士,返台後交給周勝裕。而周勝裕則會根據這些資料的重要性給施正屏付費,從幾萬到十幾萬不等。由於手頭拮据,施正屏還主動為臺灣“國安局”寫報告。

除了自己搜集情報,施正屏還給周勝裕“區域經濟與人力資源發展協會”秘書的掩護身份,以便於接待大陸高級智庫,甚至還將周勝裕引薦給大陸某部委駐台辦事處開會交流。國家安全機關介紹,從2005年到2018年,施正屏以臺灣學者身份到大陸刺探情報,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兩岸關係、政策法規等多個領域,通過公開套取、打探刺探、金錢收買、物質引誘等手段獲取“一帶一路”、亞太戰略等方面的資料和內容。目前,該案已由法院審理完畢,將擇日公開宣判。

學者:民進黨當局的做法玷污了兩岸學術交流氛圍

蔡金樹、施正屏都是頻繁往返于兩岸的學者,卻被民進黨當局及臺灣情報部門利用,淪為搜集情報的工具。國家安全機關表示,這些人搜集情報的手法十分高超。為避免引起大陸人員的警覺,他們並不搜集紅頭文件等涉密資料,而是通過“用嘴問、用眼看、用筆記”等方式,套問、刺探大陸有關內幕資訊。這些套取的情報有些看上去似乎是公開的,有些是片段式的,但經過“拼圖式搜集”和專業部門的分析,就成為了對臺灣情報部門來說意義重大的戰略性情報,裡邊往往包含著大陸未來對台政策走向等訊息,台情報機關提前掌握,就會使大陸對台政策受到影響,危害性不比讓對方獲取有密級的紅頭文件小。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兩岸的學術交流氛圍應當是單純的、健康的和安全的,“民進黨當局的上述做法,實際上破壞了兩岸學術交流的規則,玷污了兩岸學術交流的氛圍,也影響了兩岸學術交流的正常開展。我們希望蔡英文當局能夠停止以上這些不負責任的行動,還兩岸學術交流一片淨土。”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