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法昨生效 公職局:逐步整合各部門電子服務

第2/2020號《電子政務》法律以及第24/2020號《電子政務施行細則》行政法規昨(27)日生效,為建設數字政府,推動公共服務電子化提供了法律基礎,標誌著特區政府電子政務進入新階段。行政公職局昨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本澳電子政務,局長高炳坤表示,貫徹落實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打破「訊息孤島」困局,推動落實電子政務是特區政府施政重點,行政公職局將加快構建內部行政電子化管理,協調各部門發展對外便民電子化服務。

配合法律生效,特區政府將遵循便民便商原則,圍繞電子證明、數碼證照、數碼化接待、電子通知四大核心服務,有序落實一系列公共服務的電子化。高炳坤指,建設數字政府無法一蹴即至,期間必會遇到各種各樣困難和問題,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努力克服,共同推動,以需求作導向,未來,圍繞電子證明、數碼證照、數碼化接待、電子通知四大核心服務,將有序推動市民使用量較大的一系列公共服務落實電子化,達至施政為民的目的。

目前六萬三登記「一戶通」 當局逐步整合電子服務

高炳坤介紹,目前,已有21項公共服務進駐「一戶通」,另有19項公共服務使用「一戶通」身份識別及電子通知等技術,已登記「一戶通」的人數約63,000人。從分析看,未來隨著「一戶通」登記更便利,以及提供服務的數量增加,相信會自然推進「一戶通」的普及和增加使用量。

高炳坤又指出,也從居民需求角度出發,根據居民使用量的統計,優先次序開展工作。對於過去部分電子政務發展時居民的體驗欠佳問題,亦會針對性、有序將現有的手機APP進行設計更新。

至於整合協調各部門電子政務門戶方面,高炳坤表示,一直聽到社會意見指不同部門提供不同程度的電子化服務,但居民需從不同的地方取得。《電子政務》法律及《電子政務施行細則》生效後將提供基礎,讓當局逐步將服務整合。當局將循居民常用的角度,尤其是資訊性、出行需要的服務方面逐步整合,同時亦會發展新的服務。

當局擬增「掃臉」識別身份 強調資料儲存受政府監管

高炳坤在新聞發佈會上亦介紹到,當局計劃增加「掃臉」識別電子政務身份。他介紹,未來會與身份證明局合作,增加面容識別作為電子政務身份識別的方式。至於其安全性,所有數據及資料均會送到身份證明局核實,而非由各部門儲蓄,而身份證明局本身已建立一套安全系統,加上「網絡安全法」實施後,各部門已啟動安全基准及審核程序,同時兼顧服務的安全與便捷性。

高炳坤提到,面容識別與郵電局推出的電子文件簽署認證服務「雲簽」的安全性相同,但「雲簽」需要到郵電局開立及定期更新,推出後不算普及,而面容識別可更快捷和更方便。

至於資料保護問題,高炳坤指出,「一戶通」的資料储存在雲計算中心,中心的安全性和容量擴充性上,已考慮到未來「一戶通」用戶增加的情況。雲計算中心的構建雖然是使用阿里雲的技術,但構建、設備的管理及相關的規範都受特區政府監管,並有指引規範技術人員的工作,數據及重要資料的接觸有嚴謹規範,以防止洩漏。而與私人機構互認方面,高炳坤稱,政府未來發出的電子證明,均會附有二維碼,部門或私人機構只要掃碼,就能清晰文件是否由官方發出。相信文件的真偽性能夠獲得確認的話,就會受到私人機構認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