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服務業開工不足 逾六成受訪失業者憂慮就業前景

工聯公佈調查結果
工聯合總會於今年7月開展的「疫情對就業影響」調查中發現,與去年僱員收入變化情況對比,疫情後的僱員收入情況轉差,當中,表示收入減少的受訪僱員比例急升至32.5%,表示收入增加的僱員急降至1.3%,各行業受訪僱員表示收入減少比例均有所上升,比例升幅最大的行業為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其次是酒店及飲食業、酒店及飲食業,升幅各為53.6%、42.0%和40.4%。有6成多受訪失業者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交通運輸、服務業等開工不足情況明顯,而且對就業前景抱觀望態度,期望10.1黃金週能夠有幫助。
工聯及屬下交通運輸、建造、服務等行業分會,昨舉行「疫情對就業影響」問卷調查發佈會,介紹各行業目前就業狀況及調查結果。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就業形勢惡化,失業率創10年新高,就業不足率至今已突破3%。不少僱員面臨無薪假、收入減少等情況。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於今年7月開展「疫情對就業影響」調查,共收集2,194份問卷,有效問卷為2,173份。有效問卷中,受訪者為就業僱員共1,533人,佔70.5%,受訪者為退休者佔13.2%,受訪者為失業者佔11.4%,受訪者為應屆畢業生佔4.9%。
超過3成受訪者收入減少或已停薪
有32.5%受訪僱員表示收入減少或已停薪,表示收入減少或停薪的受訪僱員主要來自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業和酒店及飲食業,佔超過40%;與2019年僱員收入變化情況對比,疫情後的僱員收入情況轉差。當中,表示收入減少的受訪僱員比例急升至32.5%,表示收入增加的僱員急降至1.3%。各行業受訪僱員表示收入減少比例均有所上升,比例升幅最大的行業為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其次是酒店及飲食業、酒店及飲食業,升幅各為53.6%、42%和40.4%。開支壓力方面,受訪僱員的開支壓力主要來自房租或房貸、日常飲食,以及子女教育開支,分別佔46.4%、25%和11.8%。
針對開工情況,23%受訪僱員表示須放無薪假。當中,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批發及零售業和酒店及飲食業等行業的僱員無薪假情況最為嚴重,佔20%以上;放無薪假的形式,以買一送一的關愛假,以及於固定日子放無薪假為主。
超過6成受訪者對就業前景感到憂慮
對工作憂慮情況,45.6%受訪僱員表示一般憂慮,17.1%受訪僱員表示十分憂慮,
合共62.7%受訪者對工作感到憂慮。不同年齡受訪僱員對工作的憂慮均超過50%。在各年齡受訪僱員對工作的憂慮情況中,疫情後,受訪僱員對工作的憂慮升至62.7%,較2019年增加14.4%。各年齡層受訪僱員的憂慮情況均有所上升,升幅最高為16-24歲,上升18%,其次是45-54歲,上升16.8%,65歲及以上上升16.7%。
應屆畢業生中,61.3%受訪應屆畢業生選擇投身職場,當中的53.8%受訪應屆畢業生正做兼職或時薪工作,24.6%受訪應屆畢業生現正待業。
工聯指出,本澳就業環境有所惡化,主要是收入減;交通運輸、服務業等開工不足情況明顯,其中,工聯收到會員反映,有140名巴士司機收到公司勸退,理由是過去歷年任職中有不理想的表現,工聯已就上述情況與勞工事務局反映及持續跟進中;而建造業由於大型公共工程和私人工程陸續復工,開工不足情況未算嚴重。
建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檢視就業培訓津貼計劃
由於疫情期間不少僱員收入減少而影響生計,生活陷入困境,工聯期望特區政府,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短期方面,更積極利用再分配方式,援助基層家庭,長期方面,建議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除如現金分享、持續進修、社會保障制度等再分配機制需持續檢討和健全外,應藉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的機會,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升收入分配質量。有鑑於無薪假、就業不足的情況較為嚴重,工職建議重新檢視就業培訓津貼計劃,明確培訓目的與強化實質效益,針對不同就業需求,如失業、無薪假、就業不足、轉職以及畢業生等多種類型情況,精準扶助和提升就業技能,確切地解決居民就業問題。同時,工聯認為無薪假不能作為持續的全面協商狀態,政府應立法保障僱員的就業權益,規範無薪假衍生的問題,保障僱員重要勞動權益;另鼓勵僱員和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參與職業培訓,積極提升職業技能和素養,增強僱員和澳門社會整體競爭力。以及建議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協商,共同為澳門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優惠措施,如稅務優惠、補貼政策、貸款優惠等,降低中小企經營成本,協助中小企優化產品和善用電子平台,推動中小企往灣區其他城市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