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打風香港先掛訊號謎團 氣象局將加強宣傳教育工作

氣象局昨日邀請本澳傳媒舉行茶聚,向傳媒介紹氣象監察中心並進行交流,氣象局局長梁永權表示,未來會加強與市民,尤其是學校的溝通,希望社會多明白氣象局的難處,畢竟預測存在不確定性,當這個不確定性超過市民對氣象局的期望時,市民產生負面情緒,他自己也理解,更坦言「做得到一定做,做唔到都應該讓市民明白點解做唔到,究竟氣象局有無盡力做」,這十分重要。未來氣象局會引入多個系統以及加強職員的培訓之餘,將會透過相關服務和宣導教育等多渠道、多方向地做好工作,讓市民大眾知道氣象局究竟在做什麼,經過「天鴿」風災之後,氣象局又有何改變。

當颱風來襲時,有不少市民認為香港一般較本澳先發風球,梁永權解釋表示,影響澳門的熱帶氣旋超過八成從菲律賓吹來,大多向西北移動,地理位置上一般會先影響香港,2至3小時後才影響澳門。他又提到颱風從澳門東面或是西面登陸影響差異較大,「東登」颱風風從陸上吹來,風力會較小,風暴潮機會亦較小;若「西登」颱風,風從海上吹來,風力會較大,亦較易有風暴潮。他希望以簡明易懂的表達方式令市民更易理解熱帶氣旋的影響,未來會加強宣傳。

新熱帶氣旋路徑圖將啟用

梁永權其後又向傳媒介紹新的熱帶氣旋路徑圖。他指過去颱風路徑圖為「單線」預測路徑,而颱風移動受很多因素影響,經參考國際性文件和鄰近地方經驗,氣象局將推出新的熱帶氣旋路徑圖,預料在有颱風時會正式推出使用,相信可更客觀反映颱風未來可能移動位置。此外,氣象局還會完善熱帶氣旋會商制度,將更全面、更客觀地評估熱帶氣旋的發展和影響,再決定需發布的預警訊息,氣象局未來亦會隨著熱帶氣旋的靠近和影響程度,加密會商的頻率。

此外,氣象局也將與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等其他地區合作,當中與珠海的《海島合作計劃》,將設四個地點,包括設有風廊線雷達、潮汐監測的東澳島和設有風廊線雷達、微波輻射計、雷暴監測儀的海珠港,而外伶仃及廟灣則在規劃中。而《雷達合作計劃》中,三灶鎮轎頂山設有S波段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橫琴腦背山、淇澳島望 赤嶺、高欄港馬鞍山和斗門黃楊山設有X波段相控陣天氣雷達。梁永權表示,氣象資料共享能有助本澳更早獲悉相關數據,有初步了解作相關準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