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復經濟需要滿足二個條件

澳門大學的一項經濟研究預測,澳門今年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有可能回復到大概2004年或2005年的水平。而今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與2003年非典不同,因為旅客的基數做大了,「自由行」也不足以支持澳門經濟復蘇,加上中美經貿摩擦和內地經濟進一步增長放緩的不利因素,估計澳門經濟復蘇效應可能遠不及當年,研究團隊形容情況未許樂觀。
今次新冠肺炎疫情令到全球運作幾乎癱瘓,其影響力、殺傷力、破壞力、持續力都遠遠超過2003年非典。澳門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依賴旅遊博彩業支撑,在各地防範疫情而採取的封城措施下,澳門旅客數字必大受影響,經濟必定受到嚴重的打擊。
澳門回復經濟必須要滿足二個條件。一,回復正常通關通航;二,需要旅客回復消費信心;第一個條件要視乎疫情的發展,以目前澳門已有近80日沒有本地爆發的個案,理應屬於低風險的地區,只要政府加強宣傳和遊說的公關工作,早日恢復同為低風險的地區的相互通關和通航,旅客數目就可以回升。
對比第一個條件,第二條件似乎比較難以掌控。以澳門的旅客絶大部分來自內地而論,只要中央一聲令下,讓澳門與內地低風險的城市通關通航,澳門又會回復到旅客人山人海情況,但是如果旅客消費信心不足,無論是住宿、購物、飲食和博彩,都會「就住就住」,那澳門就只會出現旺丁不旺財的情況。以現時全球經濟出現倒退現象,國內更受到中美貿易戰、外資撤離、失業加劇、長江一帶澇災等內憂外患的壓力,內地居民身在旋渦中,多多少少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昔日內地居民到澳門旅遊大灑錢幣的景況估計一去難返。澳門即使通關通航了,景況亦難和昔日比。澳門人應該調節心態,要有捱一段苦日子的心理準備。
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