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會促將糧油食品、燃料等納入公共事業作規管

據統計局資料顯示,本澳4月份綜合消費物價按年上升2.05%,3月與4月綜合消費物價升幅主要由新鮮豬肉價格上升,以及外出用膳收費和住屋租金調升所帶動。5月至6月初,本澳的豬肉及燃油產品各有所下調,當中離不開政府透過與商會、零售商等溝通,要求將零售價格下調,但仍存在價格偏貴情況。青洲坊會副理事長陳鳳建議,將糧油食品、燃料等納入公共事業作規管,以利平抑物價。

本澳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3.30,按年上升2.47%,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下跌0.26%;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3.13,按年上升2.05%,3、4月綜合消費物價升幅主要由新鮮豬肉價格上升,以及外出用膳收費和住屋租金調升所帶動,部份食肆推出優惠令外出用膳收費下調,加上水果售價回落,使該大類的升幅放緩。至4月為止的12個月內,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前1期上升2.62%;首4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按年上升2.46%。在5月及 6月初,豬肉的批發及零售價,以及燃油產品(自6月7日起,無鉛汽油及低硫柴油按現時牌價每公升減1.3)有所下調,縱使5月起有消費補貼計劃,但是,市民在生活中各項負擔仍是沉重。
促將糧油食品、燃料等納入公共事業作規管
本澳燃油價格長期被批評加快減慢,政府推行多年的措施,成效未見顯著,有社團曾提出將之納入公共事業作規管。陳鳯認為,燃油涉及民生和千家萬戶,除了長期存在加快減慢情況,還存在住宅中央石油氣價格比罐裝石油氣貴的情況,住戶被迫沿用價格較貴的中央石油氣供應商,政府對於長期以來這種加快減慢的情況似乎無濟於事,她認為,作為民生用用品,政府必需對燃油市場作出價格監管。
對豬肉零售價、南光公司採取車用燃油價格下調,政府均表示歡迎。近期,超市的蔬菜、水果及豬肉價格有回落,甚至比街市平。市政署上月在回應豬肉零售價格下調時曾表示,相信整體物價會隨著疫情進一步緩和而有所下調。陳鳯指出,糧油食品同樣是民生食品,但在消費補貼計劃在開通之初,有商戶大幅抬價,推高物價,她認同消委會對違規商戶作制裁,起阻嚇作用。她建議,將糧油食品、燃料等納入公共事業作規管和監督,防止不良商人從中謀取暴利,也有利平抑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