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市九個豬肉檔降價不足 接市政署最後通碟

就有街市豬肉檔未有回應市政署要求下調豬肉零售價格,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昨表示,市政署昨日再向9個街市豬肉檔發信,要求其由今日起將豬肉零售價下調至合理水平。他並相信在供應量呈穩定、批發價未有調升等情況下,檔販有條件將豬肉價格回落至1月中的水平,而這亦是市政署認為的合理價格水平,若有關檔販不配合,市政署將會對有關檔販採取跟進及進入相關行政程序。

大部街市豬肉檔販有配合,下調豬肉零售價

豬肉零售價問題上,政府透過市政署與商會、街市檔販、超市多番拉鋸,明確提出要求街市檔販、超市將豬肉零售價格下調至合理水平。戴祖義昨表示,大部份街市檔販和兩間超市有作出配合,簽署了申報書,列明來貨、拆貨、交貨、零售價等,並將豬肉零售價下調,唯至昨日,紅街市、沙梨頭街市和台山街市有9檔豬肉檔,未有將豬肉零售價下調至合理水平,為此,市政署昨日再向有關檔販發信,要求其由今日起將豬肉零售價下調至合理水平。

對於有豬肉商會質疑市政署「合理水平」的定義,戴祖義表示,活豬批發價自1月起為$3,090/司馬擔,一直未有調升,而且供應量近期呈穩定,目前每日供澳活豬數量與1月中相若,在供應量呈穩定、批發價未有調升等情況下,他認為,檔販有條件將價格回落至1月中的水平,而這亦是市政署認為的合理價格水平。他亦指出,同一街市內,不同肉檔之間有$20多至$30/斤的差價情況存在,最便宜的檔販仍有利潤,而且超市售價比街市便宜,肉販「心中有數」;以一頭豬計,每頭豬零售價相差$3,000至$5,000,對消費者不公平。他再次促請有關檔販作出配合,由今日起將豬肉零售價回落至合理水平,他重申,昨日發出的信件將是最後一封,“最後通牒”,若有關檔販不配合,市政署將會對有關檔販採取跟進及進入相關行政程序。

市政諮詢委員會關注豬肉價格

昨日市政諮詢委員會平常會議上,也有委員關注到豬肉價格問題。委員李良汪認同,為了保障居民的合理權益,政府對主要民生食品的不合理價格情況作出監管,尤其本澳近日活豬供應已趨穩定,故早前因貨源短缺而導致價格大幅調升的理由已不存在,豬肉售價絕對有條件回復至過去水平。然而,有居民反映,雖然豬肉價格近日普遍有下調,但卻出現標價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例如有攤檔標價顯示豬扒$60/斤,只買1斤則要收$65,要購買3斤以上才以$60計算,亦有居民指出,有攤檔瘦肉標價$65/斤,實際上不同部位收費卻有不同,最多相差$20多元。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八仙過海,各施各法的情況既令人無奈,也令消費者質疑。他提出,街市零售行為是否真的無法監管?

他續指,市政署已不斷優化豬肉價格資訊透明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價格參考資料,發揮到社會監督及有限度的售價調節作用;斗門供澳活豬過駁站已投入運作,更有助進一步穩定貨源。然而,單靠這些措施明顯無法確保日後價格正常合理。他又認為,街市屬公共資源,必需建立良好的街市管理制度及市場運作秩序才是長遠之計。他建議,善用並加強現有的行政手段,透過各街市的駐場稽查人員,了解和監督街市攤檔標價與實際售賣情況不符的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同時,遏止不良售賣風氣。同時,修法強化街市秩序管理,促進市場競爭,並理順中間環節,監督攤販營運,完善分配制度,優化進出機制等,多管齊下保障居民及業界的合理權益。

委員陳溥森提出,透過完善街市與小販理制度,糾正各種街市亂象,希望未能夠彰顯當市場失靈時政府必要介入的清晰立場,政府對於扭曲市場價格、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奸商行為,有責任發揮公權力的剛性和張力予以打擊,以及逐步引入競爭機制、電子支付、統一度量衡等。

委員陳家良反映,由於豬數量不足,攤販在拿貨時存在分豬不均現象,導致局分攤販拆貨、不開攤,加上街市有租上租情況,造成街市豬肉價格高昂。他希望,穩定活豬供應,完善分配制度、理順中間環節,加強巡查和整頓街市秩序,統一度量衡等;除了完善街市與小販理制度,應加快研究有關公平競爭和反壟斷的相關內容,清楚界定暴利、聯合訂價、壟斷經營等不當行為,及早草擬法律,維護市場秩序。委員李煥江提出,不得轉租或分租攤位、不可將貨源例如豬肉轉予其他攤位經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