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應用需求上升 手機支付應用進入普及高峰期

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及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公佈最新的第二十次「澳門居民互聯網使用年度調查」結果,研究結果包括澳門居民的互聯網使用、手機使用、社交媒體使用、網上購物、手機支付、網絡假資訊傳播等議題的現況和趨勢,當中部分結果將作為構建澳門智慧城市發展評估指標的數據。

有關之研究結果乃「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及「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共同管理及執行之「澳門互聯網研究計劃」多年累積的研究成果,調查得到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資助。最近一次調查於2020年2月27日至3月13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行,成功訪問1,002名6-84歲合資格的本澳居民。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6%,調查的回應率為54.3%,合作率為77.0%。調查結果對照官方公佈的人口數據,經過性別及年齡作加權處理。

網上購物、手機支付比率持續上升,各類O2O服務使用率趨高

成年網民網購比率持續增長,2020年66%成年網民表示曾於網上購物,比率超過六成半,為有記錄以來最高,顯示網購在本澳的進一步普及,網購物品主要包括護膚/日用品(54%)、服裝/衫褲鞋襪(41%)。

另外,本澳手機支付比率快速增長,成年網民使用手機支付的比率由2018年的20%上升至今年的60%。成年網民對手機支付的接受度高,76%成年網民表示願意在澳門使用手機支付,與現時的使用比率(60%)仍有差距,可見未來手機支付在澳門仍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手機支付將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18-34歲年青網民進行網購、手機支付的比率接近或超過八成,高於其他年齡層的成年網民,顯示年青成年網民對網購、手機支付的接受度更高。此外,成年網民以MPay澳門錢包(2019年:43%、2020:79%)和網上銀行APP(2019:13%、2020:31%)進行手機支付的比率均較前有較大幅度上升,本地機構近年對MPay澳門錢包和網上銀行APP等手機支付方式大力推動,令本地的手機支付工具較前更為普及,手機支付新增者或較多為本地手機支付工具使用者,成為本年手機支付比率快速上升的原因之一。現時澳門移動網絡漸趨完備,社會宜正視和強化現有本地商圈的小額支付應用需求,進一步推動手機支付的發展。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令互聯網可以提供的服務日益增多,居民對各類O2O線上到線下服務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網購及手機支付等行為亦日趨普遍。調查顯示,71%網民曾上淘寶,63%網民曾在網上預約取籌/排隊掛號,58%網民在網上理財或使用銀行服務,47%網民曾網絡訂餐/網上叫外賣,39%網民曾網上召車,65%成年網民有使用電子政務。結果顯示,居民對於各種網上活動或服務的應用具有一定基礎,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令大部分居民留家或減少外出,對各類線上服務的需求均可能增加,對部分行業而言,因應疫情環境,可考慮藉此改變商業模式,如線下線上混合經營或轉為線上經營,維持或擴大用戶群。

部分網民高估自己判斷資訊真假能力

互聯網的普及令假資訊更容易傳播,六成六網民認為自己有時/經常在網上接觸到假資訊,接觸每100條網上新聞/資訊中,網民認為當中平均35條不完全準確或假資訊,34%網民表示「對於網上的資訊真假難辨感到焦慮」,顯示網絡假資訊的接觸已常態化,網絡資訊數量龐大,真假混雜,未經證實的傳言、謠言、錯誤資訊或虛假資訊流傳甚廣,令網民產生困擾。

對於網上不確定真假的資訊或新聞,雖然48%網民表示會查證後再轉發或分享,但同時近四成表示不會查證(39%)。另外,網民發現自己網上發佈/轉發/分享的資訊為假後,大多會刪除發佈/轉發的內容(62%)或發表更正聲明(41%),顯示網民對假資訊會採取一定的處理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亦有部分網民對假資訊不作處理,包括59%不會發佈更正聲明、38%不會刪除發佈/轉發的內容,可能令假資訊繼續傳播。此外,曾轉發資訊/新聞但後來發現是假的網民,對網上不確定真假的資訊或新聞更傾向於查證(55%),顯示曾受假資訊欺騙的網民,會對傳播網絡資訊更為謹慎。

大部分網民對自己識別網絡資訊/新聞真假有信心(77%),16%網民表示沒有信心,年長者(65%)、低學歷網民(64%)對自己識別網絡資訊/新聞真假的信心相對最低,且對不確定真假資訊或新聞表示不會查證再轉發/分享的比率同時最高(年長者:57%,低學歷:44%),顯示年長者及低學歷網民較缺乏識別網絡資訊/新聞真假的能力和意識。此外,大部分網民表示不會轉發/分享未確定真假的資訊或新聞(85%),但同時33%網民表示自己曾轉發資訊/新聞但後來發現是假的,以上的結果顯示部分網民可能存在高估自己的判斷能力的情況,在轉發後才發現傳播了假資訊。另外,各有三成左右網民認同「網上轉載資訊或新聞時,資訊趣味性比真實性更重要」(30%)或「網上的資訊是『有圖有真相』」(29%)等的說法,顯示部分網民較易受資訊的包裝手法吸引,因趣味性或有圖片就轉發或分享未經證實的資訊,助長假資訊在網絡蔓延。

互聯網已成為居民獲取資訊的重要平台,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通過公信力較強的渠道獲取資訊,增強自制能力,可幫助網民減少轉發或傳播不能辨識真偽的資訊;社會宜多關注網絡資訊傳播的治理,可建立打擊虛假資訊、及時闢謠的機制,以及適當懲處虛假資訊的發佈者;此外,加強網絡素養教育,提高網民識別資訊真假的能力,可逐步引入教育課程設計中。

半數網民知道澳門智慧城市建設、全面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是網民關注重點

47%本澳網民知道本澳正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認知率較去年(70%)下降,網絡挖掘結果顯示,近幾年本澳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Facebook、網絡論壇)有關智慧城市的討論量在2018年最多(新聞媒體:5,731條,社交媒體:875條),2019年有所下降(新聞媒體:4,451條,社交媒體:649條),網民對智慧城市認知的下降,或與媒體對相關內容的報道量下降存在一定關係,網民的討論量下降亦反映網民對相關話題的關注不及前。18-54歲(52%-55%)、高學歷(63%)、就業(56%)的網民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認知相對較高,顯示該部分人群對澳門的智慧城市建設較關注。

對於智慧城市概念的認知與理解方面,知道本澳正在建設智慧城市的網民當中,最多網民表示智慧城市是「全面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19%),部分網民認為是「更智能/便利的生活」(10%)或「數據化/大數據的應用」(10%),可見本澳網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集中於互聯網及科技應用。智慧城市理念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涵,綠色生活、人文關懷、社會公平等方面同樣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內涵,「以人為本」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是本澳提出的智慧城市發展的根本原則。因此,本澳建設智慧城市,宣傳上宜加深居民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並讓居民切實享受到智慧城市發展的豐碩成果。

此外,亦有部分居民認為智慧城市是「電子支付」(11%),顯示網民亦將智慧支付視為智慧城市建設的焦點議題之一,智慧支付的普及對便利生活有直接的影響。近兩年手機支付在本澳發展迅速,60%的成年網民使用手機支付,較2018年(19%)已大幅上升41個百分點,而76%成年網民表示願意在本澳線下實體店使用手機支付,顯示手機支付在本澳未來仍然有較大的發展前景。

澳門居民的上網率穩步增長,2020年達九成一;89%本澳居民擁有智能手機,手機上網率自2013年逐步接近上網率,2020年已達八成九。在智慧型移動裝置的普及與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網民對各類O2O服務的接受度越來越高,O2O行為亦日趨普遍。智慧城市的應用全面落地、全面觸及本澳社會經濟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亦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宜加大線上與線下服務優化與整合的力度,推動便捷的智慧生活發展,提高居民生活體驗。

此外,網絡素養教育對未來本澳的智慧城市發展息息相關,本澳可以考慮將網絡素養教育納入現時的教育體系中,以提高居民的網絡素養,與時並進,推動本澳智慧城市的發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