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瓜田李下」更不應「趁火打劫」

自消費卡使用以來,引起了社會不少反響,尤其是關於商戶加價的問題,更是備受社會關注。據媒體的資料顯示,自5月1日起至今收到380多宗投訴,其中有八成關於超市,目前已經跟進處理111宗。此外,經濟局也表示,近日跟進了19宗有關商品價格異常的個案。

本澳作為自由經濟社會,商品價格的多少當然可以由商家自由決定,但是在新冠疫情期間,也是在政府推出的援助措施期間,商戶進行價格調整,那怕是作出輕微的價格調整,也確實是難免有一點「瓜田李下」的感覺,在感官上讓市民大眾感到商家「趁火打劫」,倘若真是有商家趁機抬價,更是自毀商譽。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之下,無論是商戶還是市民,都是過得不容易,而當前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而不是只顧自身利益,罔顧社會責任。倘若真是一些「無心之失」,社會在這特殊時刻,可以給予寬容,但是對於一些刻意的行為,社會也不能「姑息養奸」,一旦這樣的風氣傳播出去,最終受害的還是整個社會。

為此,筆者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做好商品價格的監督工作,假如發現違規的行為,必須要進行嚴厲打擊。此外,政府在觀察消費卡使用情況的同時,也應該開始針對消費卡措施運作的情況進行觀察留意,看看在運作的過程當中出現甚麼問題,並進行措施檢討,從而優化下一輪的消費卡使用情況,避免再次出現一些不應該出現的問題。

子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