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突顯電子政府的重要性

二月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行政長官賀一誠豁免公務人員上班,改為在家工作,政府部門僅保留緊急服務,公務員Home Office模式大約維持了一個月,直至本月2日政府部門才正式恢復辦公,在這政府部門近乎癱瘓的狀態之下,更加彰顯了電子政府的重要性。

電子政府又稱「E-政府」,簡單一點就是將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通過設計好的程序在網上施行,利用網絡的電子手段,讓市民與政府打交道和溝通。澳門的電子政府建設由1997年開始,由最初的政府利用了Novell 網絡模式將三十個政府部門連繫起來,以便彼此有效地交換訊息。時至今日,經過了23年發展,政府的主要部門都有各自的網頁,並提供政務資訊及表格下載等功能。但是電子政府並不是單單以單向方式向公眾提供訊息,而是如何更便利化、人性化地為公眾提供服務,讓公眾可以透過網絡的智能服務,可不用親身跑到政府部門處理行政程序,更甚是政府可以透過網絡去收集公眾的訊息,再透過雲計算等AI程式,做到知民所需,施政利民之效。

政府透過程式讓市民及外僱限購口罩,每個澳門市民都可以深刻體驗到電子政府強大功能,而市民關注政府透過電子網絡發放的疫情,亦是電子政府優勢表現,這些都是政府推行電子政府可圈可點的政績。但是,並不是全部政府部門都能電子化工作,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助力查找電子政府的不足之處。筆者舉例,很多和政府部門有業務往來的企業,往往被要求遞交不同的政府證明文件,其實由提出申請、遞交文件、以至文件在部門間傳遞,都可以透過電子方式處理,既便民、省時及節省行政費用。政府在應對新冠肺炎的同時,應藉機查找電子政府不足的地方,打造強而高效的電子政府。 牛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