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今零時起實施新入境措施 入境前14天曾國外人士須醫學隔離

日前確診的第11例新冠肺炎患者,打破本澳連續40天沒有新增個案的紀錄。根據應變協調中心消息,該名患者為韓籍外僱,於14日由葡萄牙飛抵香港後經港珠澳大橋口岸入境,屬境外輸入個案,再加上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當局昨日宣布新入境措施,自今日零時起,所有入境澳門前14日內,曾到過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士,經本澳所有口岸入境時,須按照衛生局的判斷和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

本澳調整出入境政策 進一步限制境外入境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鑑於本澳出現第11例確診個案,加上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將由防範內地,轉為防範國外輸入,為此,政府決定由2020年3月17日零時起,要求所有入境澳門前14日內,曾到過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即不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的澳門居民、外僱及旅客,經本澳所有口岸入境時,須按照衛生局的判斷和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歐陽瑜強調,所有入境人士必須如實申報,違反者除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另有市民關注外僱出入境政策何時調整,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現時内地的疫情漸趨平穩,較多是輸入性個案,特區政府正在評估情況,估計4月初將對外僱出入境安排作出調整。他指出,外僱為澳門提供人力資源,他們在珠海亦有家庭,目前是屬於特別時期,經過風險評估後,政府會對當前特殊安排作出調整,前提是必須經過風險評估才會實施調查安排。

而當局較早前呼籲在外就讀的澳生儘快返澳,有傳媒指返澳途中或會感染,歐陽瑜呼籲,計劃回澳的澳門居民,特別是身處高發區的人士,需評估安全風險,如選擇留在當地,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嚴格執行防疫措施,做好防護工作;如計劃回澳,則需考慮交通過程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需要審慎考慮和做好安全風險評估。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補充表示,澳門新增了一宗確診個案,結束了連續40天沒有新增個案的形勢。他回顧自一月下旬確診首宗個案開始,至今兩個多月,政府果斷採取的抗疫措施,將市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可以說全澳市民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可以說明防疫策略有效,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

他指出,內地疫情放緩,但全球其他地區疫情嚴重,澳門要及時調整抗疫政策方向,將抗疫重點由國內轉到國外。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環境下,可以預見澳門難以獨善其身,有新增確診個案是意料中事,這警剔澳門要將防疫工作做得更好。

至於有26名葡國留學生與本澳第11名確診患者曾經同機,其中3名學生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且有1人出現發燒症狀,此1人已被送往特別急診作進一步檢測;其餘23名學生被界定為一般接觸者。

該26名學生入境時已即場安排進行健康評估,當時沒有任何症狀,目前正安排接受家居醫學觀察。他們的首次唾液樣本中,14人已完成測試,12人正等待化驗結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