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整體社會建設困難重重不容忽視

本澳10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已經全部出院,這對於澳門來說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在這高興的背後,即使用困難重重來形容澳門日後的發展狀況也不為過。事實上,儘管內地疫情已經慢慢受控,對於澳門的疫情威脅有所減輕,但澳門還需面對另外一個疫情風險情況,那就是疫情輸入對澳門的影響。事實上,本澳周邊國家或地區的疫情在不斷惡化中。

與此同時,香港傳媒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完結,市民尤其長者要有心理準備,長期防疫直至有效藥物出現,而在香港近日出現印度輸入病例,認為需要注意南亞、非洲或南美國家,相關的信息以及專家的預判,對於澳門未來的疫後整體社會建設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信號,反而是給了政府一個警示。

當前政府需要面對兩大問題,第一是如何在不讓社會繼續停擺的情況之下保障社會的管理,第二是如何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的環境下恢復經濟發展,這對於政府當前的工作來說,絕對是兩大難題。但兩大難題之選擇,對於政府來說絕對是一個兩難局面,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看,若是專注疫情管理,經濟發展勢必繼續不能全面恢復;但是假如專注恢復經濟發展,作為以博彩旅遊業為主的本澳,勢必面對有機會出現新冠狀病毒輸入個案的風險,從而破壞整個疫情防控。

為此,在這兩大難題的如何做出取捨就需要靠政府當局的智慧,如何在社區管理與經濟恢復之間拿捏一個平衡點。此外,政府還需要關注一點的是,當前社會百業蕭條,如何善用財政資源,有序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全面恢復,還是需要政府三思而行並做出有效決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