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民意】男性對疾控更具信心 學生更頻現負面情緒

本期繼續介紹3236位澳門居民中的不同群體,如年長者、學生等,他們在本次疫情中的防疫狀況是如何的。

男性對疫控更樂觀亦更有信心

對比兩性的防疫狀況,我們發現:男性每天因個人選擇(男性:14.6%,女性:7.7%)或工作需要 (男性:23.3%,女性:16.7%)而外出的比率高於女性;每天了解新冠肺炎相關資訊的平均時間較女性短(男性:2.2小時,女性:2.5小時);不擔心自己/家人/其他居民受感染的比率均高於女性;對本澳能順利控制疫情非常有信心的比率高於女性(男性:24.2%,女性:16.7%)。顯示相比女性,男性的防疫意識相對欠缺,對本澳的疫控則更樂觀亦更有信心。

年長者防疫警戒性較低

研究結果亦顯示,年青群體(24歲或以下)更擔心自己、家人或其他居民受感染,而年長者(55歲或以上)卻相對不擔心自己、家人或其他居民受感染。此外,年長者每天因個人選擇而外出的比率相對較高(22.6%),且對疫情控制較為樂觀,顯示年長者的防疫警戒性較其他人群低。

學生疫控信心較低,更頻現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學生疫情期間連續留在家多天的比率較高(81.6%),連續留在家中的天數亦較長(平均6.12天),平均每天了解相關資訊的時間較短(2.1小時)。疫情期間學生負面情緒(心煩、憤怒及恐慌等)出現較頻繁,且對本澳能順利控制疫情的信心比率較其他人群低、認為未來一個月疫情的發展趨嚴重的比率亦較其他人群高(25.5%)。顯示學生的疫控信心相對其他人群低,且較其他群體更頻現負面情緒。

綜合以上結果可知:

  1. 年長者防疫警戒性相對其他人群較低。目前本澳疫情風險依然存在,居民需對身邊的年長者多加關懷,提醒年長者持續進行防疫行為,不可盲目樂觀,避免因大意而受感染。
  • 學生對疫控信心較低,更頻現負面情緒。因疫情影響,大部分學校現仍未復課,學生群體已連續多日留在家中。居民應多加留意學生在家中的心理狀況,提醒他們注意休息或進行室內運動,放鬆和調適心情,以免對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本調查為澳門民意調查研究學會透過網絡方式發起的一項公益性網絡問卷調查——「澳門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意見調查」,並由易研信息科技提供技術支持,希望了解本澳居民的防疫行為和心態,以及對特區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評價等,為澳門各界抗疫提供參考數據。

本網絡問卷調查透過滾動式民調的方法持續進行,以階段式了解居民在不同時期的情況(第一階段:2月6日晚上10:00至2月8日凌晨止,整體報告:2月6日晚上10:00至2月14日中午12:00)。整體樣本數共3,236名懂中文或英文的居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