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墮口罩詐騙陷阱 最高涉款10萬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口罩成為了搶手貨,不少人為買口罩防疫或做善事而絞盡腦汁。騙徒窺中口罩難求的機會,在社交媒體宣傳可代購口罩方式釣魚,詐騙買口罩的市民金錢。司警證實,截止昨日(23日)在不足一周內,共有12人誤墮口罩詐騙陷阱,受害人均透過社交媒體購買口罩,付款後買家失去聯絡,其中一名受害者損失多達10萬元。司警呼籲市民避免從不明渠道購買口罩,盡可能到實體商店購買,如進行網上買賣交易,須時刻提高警惕,慎防上當受騙。
司警證實,近日陸續收到受害市民求助,指透過社交媒體購買口罩,在付款後收不到貨,懷疑受騙。懷疑被騙10萬元的事主報稱,於2月6日看到早前在內地認識的一名內地男子的微信朋友圏,對方聲稱有大量口罩出售,他想購入一批口罩作為慈善用途,於是和對方聯絡。雙方談妥條件後,事主將10萬元人民幣轉帳到對方指定的銀行帳戶內,但付款後事主卻一直未能收到所購入的口罩。賣方對此一直藉詞拖延並拒絕退款,事主覺得情況可疑,懷疑墮入買口罩詐騙陷阱於是報警求助。

司警於昨晚另外接獲四女一男的澳門居民求助,他們均報稱於2月5日至9日期間,看到網絡社交平台指有型號KF94的口罩出售,他們各自透過網上銀行帳戶或銀行櫃員機分別轉帳500至2,000澳門元至對方提供的銀行帳戶內,但付款後卻未能收到所購入的口罩,隨後發現賣家的網絡社交平台的帳號已刪除,再無法聯絡,事主相信受騙,於是報警求助。
就不足一周內,有12人懷疑墮口罩詐騙陷阱,司警呼籲市民切勿從不明渠道購買口罩,盡可能到實體店購買;如通過社交媒體或網上進行溝通交易,須時刻提高警覺,慎防墮入詐騙陷阱。
司警防騙小錦囊:
1. 網上購物要格外小心,應選擇信譽良好的網站或網商平台進行消費;
2. 若在網購平台購物,應留意賣方的信用度,最好選擇同時經營實體店的賣家;
3. 如屬私人性質的網購交易,應避免預先付款,建議當面交收貨品,並須當場檢查及 點算賣方所交付的物品和數量;
4. 保留相關的聊天記錄、銀行轉帳記錄等資料,萬一懷疑被騙應立即向警方舉報;
5. 倘有疑問,可致電司警局防詐騙熱線8800 7777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