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大減 的士業界反映倒貼開工

農曆正月過去,意味著澳門抗疫的日子,已經超一個月。這一個月期間,不同行業受到旅客大幅減少、居民減少外出影響,人流和生意銳減,生意受到不同程度的下跌,有行業「吊鹽水」,有行業虧蝕。的士業界反映,處於「倒貼錢」開工的狀況。的士司機反映,每日冒險開工超過10小時,收入僅$400左右,扣除車租和油費成本共$500,處於負收入狀況,需要貼錢開工。的士資訊會反映,全澳約1,600架黑的,目前只有約300架在街上營運,業內慘況苦不堪言。
黑的司機處於負收入狀態
過去被視為收入不錯的「的士司機」,在今次疫情下生計大受影響。的士資訊會會長陳榮祥反映,疫情下,市況慘淡,的士行業生計受到重創,的士近乎無客可載;他反映,司機冒險每天開車工作超過10小時,收入僅得$400元左右,扣除車租$400和油費成本$100元,司機處於負收入狀況。若想退租止蝕,也不容易,他指,即使司機不開工仍要向車主交租金,的士租賃合同退租制度需要提早3-6個月,最長1-2年退租通知期,才可以避免退租而產生的違約損失,不能隨時斷租。
一支旗個半鐘
的士司機吳先生表示,由下午5點開工至早上7點,收入僅為$600元,扣除$500多元車租和油費等成本,收入只有$100多元,與以往一更$1,200-$1,300營業額,有$600-$700收入相差8成多。他又指,「無街客」,到的士站、酒店排都沒有用,各大口岸亦接近零客量,港珠澳大橋口岸接客需要排2個小時、機場需要排40分鐘才能接到客,目前是車等人,而不是人等車。另有的士司機反映,一支旗平均個半鐘,好運氣才會遇到過百元車資一程,一般只是$20多元一種的短途客。
另一位的士司機梁先生,剛好的士租約於2月初到期,在此困境下,他斷租,沒有再續新租約,目前正處於待業。他表示,等稍後環境轉好再考慮。
業界望推出援助措施
的士業況慘淡,入不敷出,目前狀況令司機進退兩難,的士資訊會估計,全澳約1,600架黑的,只有約300架有在街上營運,其餘的寧願將承租的的士停泊在停車場,減低油費開支,白付車租,出現「有車無人揸」的情況,營運的士數目銳減,長遠憂慮會造成司機流失。

的士資訊會到政府總部向行政長官遞信
的士資訊會上週5(2月21日)到政府總部向行政長官遞信,反映業內目前狀況,希望政府體恤業內經營慘況,作出針對的援助措施,包括向的士司機提供免息貸款、發放一次性援助、推出燃油補貼、免費提供消毒用品及口罩,將消費券和巴士補貼延伸到的士等,協助業界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