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春:橫琴新口岸争取首季通關
橫琴新口岸聯檢大樓工程大致完成,查驗設施安裝調試完畢,南北兩側交通平台完工,已基本具備通關條件。

橫琴新口岸聯檢大樓工程大致完成,查驗設施安裝調試完畢,南北兩側交通平台完工,已基本具備通關條件。橫琴新口岸啟用後將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並將從旅檢擴展到小客車、貨運通道,適用人群亦首次涵蓋台灣居民。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12月30日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授權澳門特區管轄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特區政府現正抓緊澳門口岸區的本地立法、通關測試等準備工作,就緒後將分階段投入運作。雖然未能具體確定通關日期,但力爭以2020年首季通關為目標。
張永春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日前通過,特區政府還需因應「決定」的內容和管理需要制訂本地法律,將澳門特區的法律適用於澳方口岸及延伸區。法務局已參照之前在橫琴澳大新校區適用澳門特區法律的第3/2013號法律的規定,草擬了相關法案交行政會討論,並將盡快交立法會審議。
橫琴新口岸聯檢通關大樓及南北側交通平台總建築面積達四十五萬平方米,旅檢大樓是巨大的長方體,中西段為橫琴口岸區,東段為澳門口岸區。一、二層為通關大廳,三層以上預留商業配套。
據了解,橫琴新口岸啟用後有三種通關模式,包括合作自助通道、傳統人工通道以及合作人工通道,可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情形與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類似,旅客過關只需要一次排隊、提供一次證件供查驗即可以通關。但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僅為旅檢通道,橫琴新口岸則將該通關模式擴展至小客車、貨運通道,適用人群也首次涵蓋台灣居民。
治安警察局副局長劉運嫦介紹,橫琴新口岸未來將建成集客流、物流於一體的「大通關」口岸,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旅客和車輛只需一次排隊即可完成全部出入境查驗手續。澳門口岸區正式通關前需要進行壓力測試、消防疏散和防衝關演練。消防疏散演練涉及兩地消防及口岸所有部門,防衝關演練則涉及兩地口岸海關、出入境等部門。劉運嫦提到,橫琴新口岸啟用初期,出入境各設有24條三道門自助通道、四條單櫃檯通道、六條檯並檯肩並肩人工通道。設備已到位,正聯調聯試。參考目前蓮花口岸每日約兩、三萬通關人次,最高四萬多人次,預計至2030年橫琴新口岸每日驗放可達22萬人次。
至於交通安排,橫琴新口岸已預留對接澳門輕軌延長線的接口和空間,本澳輕軌未來可在該口岸與珠城軌鐵路銜接。交通局代局長羅誠智表示,通關初期只容許巴士、的士、粵澳雙牌車、已取得准照的單牌車及公務特別車輛等通行澳口岸延伸區域。局方正與業界商討,發出臨時證讓旅遊巴通關。同時安排兩巴聯營的巴士穿梭現時蓮花邊檢口岸到橫琴新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