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工銀試點為珠海不動產抵押企業居民毋需跨境奔波 有利兩地金融人流暢通


【本報訊】工銀澳門與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昨簽署合作協議,工銀澳門將作為辦理跨境抵押服務試點,屆時澳門企業及居民可毋需跨境前往珠海,在工銀澳門便能辦理珠海的不動產抵押登記程序。工銀澳門行政總裁徐克恩相信,有關措施可推動兩地金融流動和人流、物流、資金流暢通。
珠海市不動產登記服務政策宣講會暨跨境抵押服務試點銀行授牌儀式,昨午在美獅美高梅宴會廳舉行。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長姚奕生、秘書長武林,澳門法務局局長劉德學,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張建華,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行政總裁徐克恩等出席。徐克恩及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劉晨光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推動澳人企業投資灣區融入灣區
劉德學致辭時表示,近期中央政府再度推出一系列惠及港澳的政策措施,其中較為突出、惠及全體市民的,便是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的政策措施:豁免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港澳居民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對此,珠海市人民政府迅速作出回應,調整其不動產的登記政策,恢復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業務,將相關不動產登記正式向港澳居民及企業開放,解決了港澳居民、企業辦理購房按揭貸款、項目用地抵押貸款等問題。
他又指,為進一步加強有關政策舉措的落實力度,是次更擬藉信息化科技平台,將有關不動產登記服務延伸至澳門,屆時澳門居民及企業無毋需跨境,即可完成相應的登記程序。這「不出關即可辦理」的舉措,定必為澳門居民及企業提供更大便利,推動更多澳門企業及居民投資大灣區、融入大灣區,加強區內人流、物流、資金的流通,助力大灣區建設及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人珠海置業年5千人抵押40億
武林亦表示,近年,澳門居民每年在珠海置業人數約5000人左右,每年不動產的抵押登記涉及金額近40億,且持續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澳門投資者在珠海的存量不動產總值800億元人民幣,若按抵借比60%計算,可為澳門投資者撬動至少500億元資金。目前,珠海已實現不動產一般登記4個工作日辦結,抵押登記兩個工作日辦結,「互聯網+」模式下的業務1個工作日辦結。橫琴設置了澳門居民辦證綠色通道,不動產權證書可免費郵寄至澳門,實現「只出一次關,最多跑一趟」。在開通跨境抵押服務試點的銀行,澳門居民在珠海置業的不動產登記業務「不出關即可辦理」,進一步便利澳門居民置辦物業、盤活資產。
澳工銀延伸服務助珠澳融合發展
徐克恩表示,近期中央有關部委及各級政府陸續推出一系列惠澳政策,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珠海市政府也專門向港澳居民及企業開放不動產跨境抵押登記,為支持和推動更多澳門居民及企業投資大灣區、融入大灣區,深化珠澳兩地合作提供了基礎。他又指,為進一步落實有關政策舉措,助力珠澳融合發展,在澳門法務局及珠海市台港澳事務局大力支持下,工銀澳門聯合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簽訂合作協議,依託工商銀行渠道基礎和信息科技優勢,將登記服務延伸到澳門,創新服務模式,提升便利化水平。屆時澳門企業及居民毋需跨境即可完成不動產抵押登記程序,推動兩地金融要素流動和人流、物流、資金流暢通。徐克恩希望通過此次政策宣講及協議簽署,為本澳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帶來新便利,為灣區金融合作與發展注入新動力。